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心灵空间 > 大众心理 > 成长校园 > 信息
编号:128216
中学生“聊天”成“疯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9月13日 上海心理热线
      近日来,本报接到数起家长的“投诉”:管管网吧,管管网吧中的孩子。昨天,记者先后暗访10家网吧,共有86名网虫在网上,其中72名系稚嫩的中学生。他们都聚精会神地敲打着键盘“聊天”,心无旁骛。

    福字街某“宽带网吧”生意一直不错,两间小屋子坐满了10多名上网的少男少女,刺耳的现代摇滚乐,“唧唧”的ICQ呼叫声交织在一起,应和着少男少女的嬉笑声和怪骂声。“嘿,快看,又有一位约我留呼机号了。”一位男生炫耀着。“不要闹,我同时应付三四个(网友),忙死了。另一位女生委屈中带有几份得意。他们的网名都是怪怪的,什么“刘德华”、“××校(男生)”、“酷哥”、“被你爱的女孩”,五花八门,稀奇古怪,“聊”的几乎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“你情我爱”之上。到了下午6时许,七八位少男少女走出红星路某网吧,骑上自行车嬉笑着结伴而行,好象刚刚放学似的。

    “近来生意一直不错,特别是放寒假学生来的很多,没有淡旺季之分。”双林路一年轻网吧业主对记者说:“我们服务也很周到,到晚上还帮他们(网虫)在附近面馆里订晚餐,还随时有水供应。”

    采访中,记者问一位带着孩子去练琴的家长,这位姓陈的家长称,“现在的网吧几乎是电子游戏厅的升级版本”,“从某种程度上讲,网吧已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和意义”。在采访时记者也发现,许多网吧的电脑只给网络使用者开放了极少的网络功能软件:IE浏览器、OICQ、联众游戏等,甚至个别只有浏览器以及聊天的OICQ,在当前的网民构成中,无经济实力购买个人电脑、通过网吧途径上网的占很大比例,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。

    网络的流行,是从1998年末1999年初开始的,网吧的真正火爆也就一年时间。“网络是个好东西,它就象丰富的营养品一样给我们各种滋补,但当我们看到一群又一群步入网吧聊天的孩子,切忌谈“网”色变,一概否定,因噎废食,要有效的引导,科学地利用,让聊天的孩子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。这是一位教育专家的话,这话道出了某种辩证关系。, 百拇医药